定义
抗渗混凝土外加剂是以硅酸盐和硅化合物为基料的液态产品。它将上述三种抗渗特性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使得掺入外加剂的混凝土同时具备了密实、憎水和结晶的特性。通过此,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特性,还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化学介质腐蚀的能力。产品不含卤族材料,不含氯离子。
特点
1、结晶特性
结晶是抗渗混凝土外加剂提高混凝土密实性的主要手段。它与混凝土中水泥中的Ca(OH)2反应,产生结晶,级大地降低混凝土在水化固化过程中形成的毛细孔,通过此有效地阻止外来水通过毛细孔向混凝土的渗透。
2、憎水特性
抗渗混凝土外加剂使得混凝土具备了良好的疏水性。此特性是通过产品中的硅化合物成分实现的。它通过在毛细孔表面建造一个化学锚固式的疏水面以降低混凝土毛细孔乃至混凝土的表面张力。通过减少表面张力,阻止了液体向混凝土中的渗透。
3、防水特性
抗渗混凝土外加剂中的其它硅化合物成分,除了与水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填充毛细孔和加速对水泥的水化作用外,其贡献还在于限制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量。
水泥中含有大量俗称生石灰的氧化钙CaO。实验结果表明,各种不同性状的游离氧化钙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水泥的凝结和硬化,除纯氧化钙外,水泥中其它性状的游离氧化钙含量过一定数量时都会导致体积安定性不良,即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能变差,从而产生不均匀变形,导致裂缝的产生。
此外,氧化钙加水后会成为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它是一种脱水剂,图示:混凝土结构中的毛细孔及其中的结晶体当和水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氢氧化钙能微溶于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引起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在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氢氧化钙的分布通常呈3维的级联网状。水,特别是腐蚀液体能容易地渗透到混凝土深处。加入抗渗混凝土外加剂后,其结晶机制使得Ca(OH)2的3维分布发生变化,微晶地分布在水泥基中。
抗渗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在于,其硅化合物的活性成分与Ca(OH)2作用生成CSH凝胶,水泥及混凝土组分中的玻璃组分被高ph-值(约介于13.2和13.6之间)的孔溶液主要地分解为硅和铝,在CSH凝胶转化工程中,它们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被溶解的化合物,不仅密实混凝土,而且降低了混凝土收缩。通过此,体积安定性,降低了水化热,降低了裂缝形成的可能性。
4、不改变混凝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主要的是通过CSH过程中的结晶来确定的,在混凝土硬化时,如果我们观察一个小时CSH过程中混凝土的机械特性(如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便可确定
5、产品的其它特性
抗渗混凝土外加剂的优点还体现在,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工作性、稳定性和强度。
工作性:增加流动性,并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稳定性:较好的匀质性、不离析、不泌水;
调节水泥的水化硬化过程:延缓水化放热、早强、高强等;
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补偿收缩、防渗、抗裂;并具有一定的裂缝自修复功能。
以及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等。
材料用量
抗渗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是以混凝土所用水泥的用量来决定的,由于水泥质量的离散性,对于要求较高的抗渗混凝土,比如要求混凝土的相对抗渗系数小于1.0x10-300px/s,BDM的用量应介于水泥重量的1.0%-2.0%之间。
生产满足不同使用目的的混凝土本身就是实验性科学。按照工程使用的要求,一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定之后,抗渗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须经过实验之后才可决定。
包装、贮存
储存环境须干燥通风,储存温度须大于0℃
相关文章
- 福州建筑钢模专用脱模剂的费用说明2019年12月19日
- 福州常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及效果分析2019年12月23日
- 福州水泥外加剂有什么样的用途以及特性?2019年12月24日
- 如何解决福州混凝土减水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2019年12月25日
- 福州外加剂含固量对建筑工程的影响2019年12月26日